太阳打西边出来了!俄罗斯竟破天荒主动向中国供应航空发动机,要知道这可是我们当年求之不得的宝贝。曾几何时,俄罗斯对这项技术捂得严严实实,给再多钱都不卖,如今却公开表态:只要中国需要,随时可以敞开供应。
这种180度大转变,让不少人感叹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之深远。但更关键的是,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实现重大突破,这才是让俄罗斯放下身段的真正原因。
回想当年,中国曾多次向俄罗斯求购各类航空发动机,包括轰炸机用的D30KP、战斗机用的AL31F、客机用的PD26等系列产品。可俄罗斯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,开出各种苛刻条件。以AL31F发动机为例,俄方最初只允许整机装配,严禁拆解研究。后来中国斥巨资建立大修线,俄方却把持着燃烧室、高压涡轮等核心部件,连叶片这样的关键零件都不让碰,技术转让更是免谈。
正是这些刁难,反而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的斗志。如今,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5发动机已成功问世,最大推力达18.5吨,推重比高达10.87,完全实现国产化。相比之下,俄罗斯苏57战机配备的AL41F发动机(基于AL31F改进)最大推力仅14.5吨,推重比约8。这一差距让俄罗斯不得不放下身段,毕竟现在不卖,以后可能就要向我们买了。
展开剩余57%目前中俄合作空间已大不如前,俄罗斯只能在民航发动机领域寻找机会。我国C919、C929客机所需的国产发动机研发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。此前美国曾威胁断供C919使用的LEAP发动机,引进俄罗斯产品正好可以多一份保障,而且性价比更高。
对俄罗斯来说,这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意。他们急需资金推进DP35发动机研发,在西方市场被封锁的情况下,中国成为唯一选择。但我国长江1000A(C919用)和长江2000(C929用)发动机进展顺利,留给俄罗斯的窗口期非常有限。若不能尽快达成协议,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可能重蹈其航母工业的覆辙。
俄罗斯此次主动示好,与其对印度出口舰载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。这再次证明:只有掌握自主创新能力,才能赢得尊重和选择权。一味依赖进口,永远只能受制于人。我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之路,不正是最好的印证吗?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